陕西榆林:农业生产稳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

时间:2024-04-25

 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(记者 高岗):眼下,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榆林春风和煦、柳絮纷飞,正是一年春耕备耕时。农人们操作着农业机械忙碌在田间地头,构成了一幅春耕备耕风景图。

  在榆阳区巴拉素镇巴拉素村,农人们正操作着农业机械在一片上千亩的高标准农田上撒肥、翻地,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。据该村村民赵子亮介绍,再过几天,他们将在这块农田上种植玉米,“就这块地,用机械几天就种完了,5月1日之前就能搞定。”赵子亮说道。

  在这片装上滴灌设施的高标准农田上,玉米的亩产能够达到1100公斤。从种植到收割,实现了全程机械化。巴拉素村党支部书记赵格平称,目前该村已经成立了两家农机专业合作社,拥有40余台农业机械,覆盖了农作物种植的各个环节,不仅能够满足本村的农业生产,还能为周边乡村提供服务。

  据了解,巴拉素镇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,是典型的风沙草滩区。全镇的经济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,拥有耕地10.3万亩,其中玉米种植7万亩,是一个典型的农牧业大镇。2021年,该镇开始全面推广玉米增密度种植,平均亩产增加300斤左右,达到2160斤。下一步,该镇将持续把良田、良机、良种、良技和良策结合起来,推进玉米增密度提单产“吨粮村”和“吨粮镇”建设,让农田稳产高产,让农民增加收入。

  榆林生态环境脆弱,常年干旱缺水,农业生产条件可谓先天不足。而改良农田、改变耕种方式、提升生产技术等,则是实现粮食保产增产的必要手段。

  在榆阳区古塔镇罗硷村的旱作农业生产示范基地,农田刚刚被深翻,墒情较好。在这块农田里,即将种植高粱、玉米、谷子等农作物。

  与巴拉素村的高标准农田相比,这里是旱田,无法进行灌溉。据榆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示范基地采用全膜深沟探墒穴播技术,并使用抗旱保水剂、增施有机肥、机械覆膜等,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干旱缺水的问题,提高了综合生产力,保护了生态环境。

  据了解,该示范基地包括古塔镇罗硷、马家峁2个行政村,总面积1600亩,其中农业综合技术试验研究区20亩,大田示范面积1580亩,种植高粱、玉米、大豆等农作物。

  罗硷村党支部书记罗彦如称,先进技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粮食丰收。去年,在该示范基地种植的高粱,平均亩产达到1300斤左右,谷子平均亩产达到700斤左右,且品质良好。

  榆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苗霞表示,近年来,榆林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,全力守牢粮食安全底线,扎实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。2023年,榆林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.58亿元,比上年增长4.6%,增速位居全省第二。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,2023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099.2万亩,位居全省第一,粮食总产量达253.9万吨,位居全省第二,全市农业农村发展保持稳中有进、稳中向优态势。

  眼下,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榆林春风和煦、柳絮纷飞,正是一年春耕备耕时。农人们操作着农业机械忙碌在田间地头,构成了一幅春耕备耕风景图。


上一篇:曲水县多措并举保障农业生产
下一篇:新疆:农业生产稳定 供给稳步提升